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中条山之歌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04-30

  ■吴 坚
  中条山之歌
  40年前,大学毕业的我们走进了一座山——中条山;40年间,我们在大山深处结识了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中条人;40年后的今天,共同的工作目标与理想信念,让我们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中条情;40年啊,我们一直坚守并追求着同一个梦想——中条梦!
  中条山,西望华岳东抵太行。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它的腹部,地处滋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黄河之滨。1956年成立至今,时光荏苒,坚守初心,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中条人就是这样默默地开山凿石筑炉冶炼,在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产宝贵战略资源的同时,身体力行,注解并诠释了“献了青春献儿孙,献了儿孙献终身”的意义与内涵。昔日的不毛之地亘古荒山,今天已经建设成欣欣向荣美丽如画的百里矿区、十里铜城。中条山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产铜基地之一,华北地区最大的铜联合企业,荣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销售收入50强!
  中条山,中条人,中条情,中条梦,耳畔回荡着的是雄壮的《中条山之歌》,面对驼峰下冉冉升起的中条厂旗,请允许我深情地说一句:我爱你,中条山!
  中条山,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与称谓,它承载了我们中条山几代人的青春、汗水、理想与希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读到赵忠祥的自传《岁月随想》,书中谈及他有机会去国外时曾写下“我已经到了故土难离的年龄……”当时的我似乎很难理解“故土难离”这简单文字背后的含义。那一年,我是一名刚刚毕业分配来到铜矿峪矿放矿控制科的采矿技术员。那时候,铜矿峪矿已经采用了从美国引进的自然崩落法采矿新工艺。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铜矿峪矿当年处理矿量达到了264万吨。1995年元旦那一天,全矿职工奔走相告,举矿欢腾,彻夜不眠!
  今天这个数字对于铜矿峪矿年处理矿量600万吨来讲太过稀松平常,而当我告诉你这样一组统计数字,你或许就会明白,我们铜矿峪矿职工为什么能够将“豪气、壮气”瞬间迸发。
  1991年,铜矿峪矿处理矿量141万吨;
  1992年,铜矿峪矿处理矿量122万吨;
  1993年,铜矿峪矿处理矿量175万吨;
  1994年,铜矿峪矿处理矿量264万吨!
  说来惭愧,当年的我夹在铜矿峪矿欢腾的人群中,也只是在心中简单记下了“264万吨”这个数字!
  当时间来到1996年,我见到了这样一幅场景:
  中条山下,骆驼峰旁,苍翠满目,层峦叠嶂。
  一轮朝阳,一处坟茔,一捧鲜花,一群老者。
  “刘工,今天是您三周年,我们这些和您一起战斗过的同志来看您了,想把您在生前大半辈子实施的铜矿峪矿技术改造的情况告诉您。这几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技术改造已经成功了!如果您还活着,和我们战斗在一起,您就会看到铜矿峪矿兴旺发达的今天!刘工,我们想念您啊!”
  这位已逝的老人名字叫刘若云,是一名为中条山建设倾注了毕生精力的矿山采矿高级工程师。1983年,自然崩落法在铜矿峪矿开发应用,作为我国大型贫矿资源利用开辟的一条新途径,国家科委将其列为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个项目,起点高、难度大、周期长,国家因此专门成立了由百余人组成的项目研究团队,人员涵盖了中条山公司、长沙矿山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中南工大、北京科技大学等产学研联合机构。刘若云同志就在团队之中。他一心扑在矿块崩落法的项目研究上,和美国专家一起查阅资料深入井下,退休后又被返聘,“5+2”“白+黑”就是他的生活常态。当老人被查出身患绝症时,他毅然走出医院坚持工作。老人弥留之际,给我们留下这样一段话:“我死了以后,请把我埋在这里,我要看着铜矿峪矿技术改造成功!”
  就是在铜矿峪矿技术楼的后山上,就是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岁月随想》中“故土难离”这四个大字!我醍醐灌顶般突然明白了让全体矿山儿女为之欣喜若狂的“264万吨”这个简单数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刘若云,和刘若云一样为中条山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我的父辈们,是你们骨子里的迎难而上筑起了巍巍中条山 “不屈的脊梁”,是你们血液中的奋发有为托举起悠悠亳清河上那轮“紫色的太阳”!
  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慢慢合上历史的书卷。刚刚转身告别我尊敬的采矿前辈,我的一群中条兄长又迎面走来!
  他们,是这样一群中条人——内心渴望触摸蓝天,笔直林立的脚手架就是他们登天的云梯!
  从2004年政策性关闭破产的阵痛中一路走来,经过侯马5万吨技术改造的严峻考验、淬火锤炼,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执着、敬业、奉献赢来了企业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从1965年成立之初,昔日“修修补补”的小作坊式的三级建筑企业,一跃成为充满活力并且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二级建筑企业!
  ——企业的年建安产值由最初百万元升至千万元并且逐年跨越直至2011年突破亿元,2012年实现3.18亿元的历史巅峰!
  ——企业利润由最初的费用补贴到2005年扭亏为盈,此后逐年盈利累计至今已达6000万元!
  ——铜矿峪矿选矿厂600万吨改造工程,垣曲冶炼厂50万吨技改项目,蜿蜒前行荡起水花朵朵的十里溜槽,昂首挺立巧接地下地上的s1皮带廊……这一个个精心打造的“部优工程”如同地标般伫立在中条山下,构成了今日铜城亮丽的风景线!
  对,他们,就是中条山建筑公司的建筑工人!就是我亲身经历并结交的一群“血浓于水”的兄长兄弟!就是和我朝夕相处,顶风冒雨,战天斗地,荣辱与共的工友同事!
  李阳,就是我的兄长之一。
  褪去“全国工人先锋号”“运城市劳动模范”“中条山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的光环,李阳,在我的记忆深处,如烙印般让我刻骨难忘的就是他那沾满紫色泥土的一双脚板。
  那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骨肉同胞那份割不断的亲情让全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到了一起!中条山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大爱无疆的社会责任,作为集团下属唯一的建筑公司,5月29日中条山建筑公司临危受命入川援建。我们援建的都江堰市崇义镇安置点,距离震中映秀镇仅三十余公里,离人员伤亡巨大的聚源中学仅仅三公里。面对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和频繁余震、疫情、暴雨的威胁,李阳带着42名中条建筑职工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浑然忘我昼夜奋战。就是在那一长达一月、夜以继日的施工建设中,灾区的群众常常深夜来到施工现场,在对我们嘘寒问暖、对我们搭建的板房交口称赞的时候,了解了山西,知道了中条山。那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书写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中条山集团厂旗,一同飘扬在四川都江堰灾区!
  140套2544平方米活动板房,一个运城市援川样板工程“崇义-中条山家园”,山西省援建四川灾区“示范工程”,就是中条山集团展示给四川人民山西大型国企的风范!当接受山西省、运城市前线指挥部两级领导的嘉奖和表扬时,我在激动的工友中却找不到李阳的身影。我在搭建的暂舍里一间一间寻找,当我推开一扇虚掩的门时,一双脚板,一双沾满了四川紫色泥土的大脚板,直入我的眼帘。
  灾区里三十多个日日夜夜,我亲眼目睹李阳不知疲倦地工作在施工现场。李阳,他累了!那一年,李阳的双胞胎女儿在高考,他80岁的老人卧病在床。李阳,他太累了!
  记得2013年,在垣曲冶炼厂技改工程加班的一个子夜,在泥一把雨一把的工地上,一个工友和一身疲惫满身泥泞胡子拉碴连续加班没有回家的李阳开玩笑说,嫂子当年怎么会看上你?当时我脱口而出:因为咱李阳有一双踏实的大脚板!
  李阳,和李阳一样为中条山建设默默奉献的我的兄长们,是你们骨子里的勇于拼搏为中条山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是你们血液中的舍我其谁传承着中条山开山凿石的壮志豪迈!
  刘若云,李阳,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中条人:工作起来“连轴转”以冷水洗脸保持清醒头脑的大哥,坚持深入污酸污水改造现场办公,果断决策的兄长,深入千米井下不辞辛苦凿石出矿的同事,顶风冒雪抢工期千方百计抓质量的工友,还有心系矿山殚精竭虑退休离岗依依不舍几度哽咽的中条前辈与长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条山,中条人,中条情,中条梦!我们已经和中条山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今天的中条山又为我们所有中条人呈现出一幅壮美蓝图——“做强铜业,开发镁业,拓展多元,延伸发展”,加快升级转型结构调整,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多元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底气十足!
  一锤接着一锤敲,我们,信心满怀!
  四十年,壮怀激烈;四十年,继往开来!我们用一把瓦刀和着汗水,将这秦砖汉瓦钢筋网片砌筑而成实现中条梦的质感新篇!让我们所有曾经青春燃烧、正在青春燃烧的中条人用如下的文字共勉:
  还是在孩提时,
  心中已渴慕那盏明亮的矿灯;
  就是在懵懂际,
  那盏矿灯的明亮已映入我的心底。
  不想繁华迷人的都市,
  不要如诗如画的旖旎,
  全部的情爱都付与中条大地!
  因为咱是中条山的汉子,
  咱们的魂魄
  早已与中条山融为一体!
(编辑:张波)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